關于SMA瀝青混凝土的產生及發展
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一種新型的瀝青混合料結構,它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 的德國,德文稱Splitmastixasphalto 20世紀90年代初引入美國,被稱為Stone Matrix Asphalt,縮寫 為SMA。1993年,SMA在我國首都機場高速公路首次應用。
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一種新型的瀝青混合料結構,它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 的德國,德文稱Splitmastixasphalto 20世紀90年代初引入美國,被稱為Stone Matrix Asphalt,縮寫 為SMA。1993年,SMA在我國首都機場高速公路首次應用。
SMA是一種由瀝青、纖維穩定劑、礦粉和少量的細集料組成的瀝青瑪蹄脂填充間斷級配 的粗集料骨架間隙而組成的瀝青混合料。在我國,專家根據其構成原理,在《公路瀝青路面設 計規范》中正式命名為“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德國。最初是作為一種強度很高的瀝青路面罩面,以抵抗 帶釘輪胎造成的各種路面損壞。盡管后來不再使用帶釘輪胎,但仍被廣泛地應用于高速公路、 載重卡車比例大的道路、站口、交叉口及機場跑道等。德國1984年版《瀝青路面工程補充技術 規范及準則》中將SMA列為德國標準的路面結構,近15年來,SMA由最初推廣到瑞典、丹麥到 現在的挪威、芬蘭、奧地利、法國和瑞士等,在歐洲已得到推廣和普及。
20世紀90年代,美國高級考察團去歐洲學習先進技術和經驗,91年7月在威斯康辛州的 94號州際公路上,首次鋪筑了 SMA路面,并由此使得SMA路面在美國得到迅速發展。
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引進SMA技術,并首先在北京機場路、首都機場跑道等工 程試用,隨后在江蘇、河北、廣東、遼寧等地開始推廣應用,并已列入《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
由于各國的情況不同,在引進德國的SMA技術的同時,各國都結合氣候及交通量不同等, 對SMA的配合比設計指標及材料性質都有不同的要求。德國的SMA來源于澆筑式瀝青混凝 土,再加上德國夏天不太熱,因此瀝青用量普遍較高。美國與我國的瀝青路面一直是傳統密級 配瀝青混凝土路面,而且,無論在歐洲還是美國,由于高速公路網已建成,SMA主要用于瀝青 路面的表面罩面,而我國正處于高速公路的新建階段,SMA主要作為高速公路的抗滑表層,且 基礎情況與國外也不盡相同,再加上氣候的差異和我國施工機械材料交通和經濟條件等,使得 我國的SMA路面在吸取歐洲、美國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近十年的研究應用,積累了一些設計 和施工經驗。
推薦內容